简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教育 > 正气之歌 > 列表

正气之歌


大漠胡杨——记甘肃省酒泉市纪委常委、信访室主任陈利华

时间:2019-6-24 0:00:00 来源: 发布机构:连南纪检监察网   点击量:次 

图为陈利华(中)向信访室干部讲解接待群众来访的方式方法,并一起研讨信访业务。张瑞摄


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能顽强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这就是被誉为“沙漠英雄树”的胡杨树。从部队转业到纪委工作十几年来,他如同一棵胡杨,扎根在祖国的大西北,在纪检监察战线上释放着自己的光和热,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他就是受到中央纪委嘉奖的甘肃省酒泉市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陈利华。

在群众的眼里,他是公认的好脾气

1998年陈利华从敦煌市武警中队转业,被分配到原酒泉地区纪委工作。回忆起刚刚接触信访工作的日子,陈利华说,第一课就是保密。

信访室每天要接触大量问题线索,免不了会遇到打听案情、说情打招呼的麻烦事儿。对此,陈利华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坚持底线原则。

有一次,陈利华的战友被所在县纪委调查,想请陈利华帮忙“了解了解情况”,被陈利华严词拒绝。战友不死心,屡次打来电话要求“帮忙”,陈利华二话不说将他的电话号码列入了黑名单,从此再无联系,也在同学中落下了一个“不通情理”的名声。

军人出身的陈利华,在同事们看来,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但在群众的眼里,他却是好脾气。

多年来,陈利华始终工作在群众来信来访第一线。每年平均受理信访件600余件,接待来访群众100余人次,接听群众来电更是数不胜数。庞大的工作量,并没有让他心绪急躁,态度冷漠,相反,群众来访、来电,常常点名要找纪委的陈主任。

陈利华常说,善于倾听群众心声,是每个信访干部的必修课。

信访室每天接待来访群众,投诉举报者有之,表达个人诉求者有之。无论群众反映的是不是业务范围内的问题,陈利华都耐心倾听,细致讲解,把矛盾化解在耐心细致的政策讲解中,把怨气、怒气消弭在为民服务的真心诚意之中。

2014年6月,一位姑娘来到信访室反映问题,话没说几句就直掉眼泪。陈利华和信访室的同志一边安慰她,一边问清了原委:原来,她在2013年参加了护士资格考试,成绩合格,但去人事部门领取护士资格证时却没有她的登记信息,致使她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无法应聘护士岗位。为此,她多次到相关部门反映未果,只好到市纪委来寻求帮助。

陈利华了解情况后,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从发证源头逐人梳理,最后发现,她本应在嘉峪关市领取证件,却误以为在酒泉市领取。且其报名时预留的个人信息有误,发证单位也无法与其联系。此问题本不属于纪委信访受理范畴,但陈利华并没有一推了事,而是积极协调,多方奔走,最终帮助她顺利领到了证件。

他常说:“群众信任我们,才会来找纪委。只要群众满意了,工作就没白做。”

有位上访户,在陈利华第三次接待他后说了这样的话:“一开始我不懂政策,提了很多不合理的要求,但陈主任耐心听我说话,还给我讲了很多党的政策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人心换人心,他说的话我信,我心里的不平、不顺,现在慢慢解开了。”

为了更好地了解群众的诉求,最大程度帮助群众解决问题,陈利华除了学习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和党的信访政策,还广泛了解了招投标、政府采购、建设工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曾有新入职的干部问他,别的干部都在学本职业务,为啥信访室的干部啥都学呢?陈利华回答:“信访干部每天直接面对上访群众,群众的诉求千差万别,碰到纪检监察业务外的问题,你要是只用一句‘不是我们受理范围’来打发人,群众心里有怨气,别说心服口服,甚至有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

这些年来,陈利华每接待一名群众,遇到一类问题,就下功夫弄清一行的门道。酒泉市纪委监委干部监督室主任方明清说:“陈利华是出了名的‘业务通’。接访的时候,他程序严谨,条理清晰,群众有诉求,他会运用专业知识、综合考量后给出最恰当的处理方式,群众的困惑解开了,心里的气也就顺了。”

面对问题线索,他是从“破纸堆里淘金”的人

同事们常开玩笑说,陈利华是从“破纸堆里淘金”的人。经他审核的信访材料,无论是不是纪委受理的范畴,他都会反复琢磨,细心甄别,从不“一转了事”。

2014年的一天,陈利华正在复核当天的“拟转办”信件,一封某群众要求督促法院将其从“执行失信黑名单”中除名的举报件引起了他的注意。“当事人向某单位缴纳房屋租金,该部门出具的收据怎会是一张非报销凭证?”

凭多年信访工作练就的火眼金睛,陈利华立刻意识到,这个单位如此收租,很可能存在收费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的问题。他一边按程序将此件转法院正常办理,一边将涉嫌违纪的问题线索登记上报,按程序交有关纪委核实。经调查发现,该单位确实私设小金库,将相关房屋租金账外存放,还存在其他违纪问题,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均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违纪资金全部收缴。同时,上访群众的诉求也得到了及时处理。

凭借扎实的业务知识和对问题线索特有的敏感,陈利华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疑难案件。在面对外来压力和阻力的时候,陈利华更是用他的坚韧和执着体现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担当。

有群众反映某县信访局冒领信访专项资金。此问题按程序转某县调查后,该县作出了不存在冒领问题的结论。但群众不服,仍旧反复上访。

已有结论的事,群众为何还反复上访?是否结论有问题?因为这个疑问,陈利华顶住压力,果断决定对所有材料进行审查。

经审查发现,该局账目中这笔款项的拨付时间和发放时间存有疑点,有事后补拨的嫌疑。陈利华向市纪委领导建议对此问题进行重新调查。最终查实,该县信访局确实冒领了3万元信访专项资金为职工发放了福利,相关责任人受到纪律处分,冒领的专项资金全数追回。

无独有偶。在办理某局违规发放福利的问题线索时,该局账目中的一张大额食品发票和多张同一天就餐发票引起了陈利华的注意:该局下属单位人员少且均为聘任制,财务由局机关统一管理,平时的业务并不需要公款接待,为什么会有多张同一天的餐票,还花了这么大一笔钱购买食品?他怀疑,这些发票背后,很可能存在套取资金和购买购物卡的问题。

越是这样,越不能打草惊蛇!陈利华不动声色,先与该局下属单位的工作人员谈话,迅速固定证据,而后针对疑点重点突破。由于判断准确,前期工作扎实,很快就查实该局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用餐票套取资金用于送礼、购买购物卡等问题,3名县级领导干部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在同事眼中,他既能干事,又会干事

除了耐心细致,陈利华还是个“肯钻研”“有想法”的人。

2016年,陈利华在工作调研中发现,一些县市区纪委存在受理网络举报随意性大,信访件结案和实名回复不规范等问题,他积极查找问题根源,推动制定了《网络信访信息处置办法(试行)》等六项制度,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更加规范地处理信访件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群众最关心的事,就是所反映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为提高信访举报处置工作效率,减少信访存量,他研究实行问题线索处置“日清、周转、月报、季结”制度。同时,为彻底解决一些基层单位对交办的信访件敷衍了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问题,陈利华创新方式,提出“四审”把关工作法,即:对承办单位报来的办理结果,由审核人进行“一审”,看材料是否齐全、问题是否查清;由信访室主任进行“二审”,看办案单位对问题的定性是否准确,处理是否到位;由分管领导进行“三审”,看处理是否符合程序,是否存在畸轻畸重等问题;个别疑难复杂案件则由市纪委常委会进行“四审”,确保“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

党的十八大以后,“四风”问题逐渐成为信访举报的热点。如何适应工作要求,畅通举报渠道?信访室干部张琪说,陈主任带领部室同志,将信访举报工作和新媒体技术结合起来,设置了酒泉廉政网“信访举报”“‘四风’问题直通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三位一体网络举报平台,并将其纳入“廉政酒泉”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促进信访工作提质增效。

“监察体制改革工作全面铺开后,监督的范围扩大了,要面对的问题就更加繁杂。”信访室副主任王治国说,“陈主任带领大家钻研监察法,积极研究制定适应工作实际的《信访工作程序》,协调更新门户网站信访窗口,将扶贫等群众关心的领域纳入其中,最大限度地便于群众操作。”

既能干事,又会干事。这是同事对他的评价。陈利华自己却淡淡地说:“我只是想为群众多解决点难题。”本着这份初心,陈利华兢兢业业,取得优异成绩。2017年,他受到中央纪委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