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之歌
抗震救灾:“拼命书记”赵忠兴
时间:2008-7-1 0:00:00 来源: 发布机构:连南纪检监察网 点击量:次
三十五岁、一米八高的彪形大汉,为何在短短几天内数次昏倒?为何接连受到中央纪委监察部、中央组织部表彰?领导赞扬他顾大局、挑重担;群众说他朴实肯干;妻子哭着说为他骄傲,但更为他担心。他就是——
“拼命书记”赵忠兴
记者 尹 健 孟德成 通讯员 王永刚
采访四川省青川县木鱼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忠兴太难了。他很忙,也很累。5月22日至24日近3天的时间里,记者直接和他对话的时间总共不到2个小时,更多的是跟随观察他的工作状态,从领导、妻子、岳父母、同事以及村民、医生那里了解认识他。
5月22日下午,记者赶到青川县木鱼镇中学,宿舍楼垮塌后的废墟还没有清理完毕,286个花季少年在这里失去生命,操场上搭建着蓝色救灾帐篷和绿色军用帐篷,幸存下来的学生很快要在帐篷里复课。
有人告诉记者,赵忠兴正在操场后面的威虎山上。满山的绿树在阳光下青翠欲滴,一条刚挖出来的土路撕开了山脊上绿色的植被。树枝上系着白布条,绿树林里散落着一个个新坟,286个学生将安息在这片曾留下他们欢声笑语的青山里。
赵忠兴正和镇干部、武警战士一起挖坑。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疲惫的脸上挤出几丝笑容,他说:“实在对不起,必须今明两天弄好这些。孩子早入土,家长和我们才能早放心。”记者不忍打断他们的工作。
上级领导:他顾大局、挑重担、责任心强
我们把最艰难的工作都交给了纪检监察干部,他没有辜负指挥部对他的期望。
“地震后,他在抗震救灾一线连续工作,挑重担,认真负责。”木鱼镇党委书记李树林在工作间隙向记者介绍赵忠兴,“他已经两次昏倒在抗震救灾现场,特别是第二次(5月16日),非常危险,要不是抢救及时,恐怕……”李树林不愿再往下说。
地震发生时,赵忠兴正在县城办事,来不及安顿惊魂未定的妻儿,冒着强烈余震,他赶紧往木鱼镇赶。“这么大的灾,我要马上赶回去。”这是赵忠兴留给妻子周萍的话。
心急如焚的赵忠兴赶到木鱼镇中学时,宿舍楼已成废墟,学生、家长、老师的哭喊呼救声呼天抢地,现场惨不忍睹。
急红了眼的李树林对同样急红了眼的赵忠兴只说了两个字:“救人!”赵忠兴泪流满面地投入救援,用手、用铁锹抢救废墟里的学生。“看到那个场面,心里像刀剜一样痛。”赵忠兴说,“我强迫自己要坚强镇定,可是眼泪怎么也止不住。从来没有见过那么惨的场面,也从来没有那么伤心过。”
有幸存的孩子被救出来。可更多的是遇难的孩子,有的遗体血肉模糊,更有的肢体不全。遇难学生的家长情绪失控,有的当场就昏了过去。
遗体需要尽快安葬,学生家长需要安抚。在这个关键时刻,木鱼镇党委、政府把重任交给了赵忠兴。“他责任心强、顾大局、能吃苦,在群众中有威信。”李树林道出当时的考虑。
赵忠兴,这个把遇难学生当自己孩子、把学生家长当自己亲人的镇纪委书记,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工作。他忍着巨大的悲痛,整理遇难学生遗体,帮助家长安葬。不少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来不及赶回来,家里年迈的爷爷奶奶承受不了打击,更无力安葬孙子孙女,赵忠兴就代表镇党委、政府安葬孩子的遗体。
起初几天,外面的救灾食品和水没有运进来,赵忠兴和同事们强忍着。他说:“在这个时候,干部就该站出来,救人、转移、安置、安葬,干部都要冲在一线,干在一线。”
过度劳累、悲伤、缺食缺水、中暑、虚脱让赵忠兴在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左右第二次昏倒在救灾现场。“我当时倒没有觉得特别难受,就是困得不行,想睡觉。”赵忠兴事后说。
参与抢救的医生说:“他的呼吸、心脏已出现衰竭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很可能死亡。”中午1点左右,从死亡边缘醒过来的赵忠兴揉着浮肿的脸说:“继续搞,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
木鱼镇抗震救灾指挥部总指挥、现场目睹抢救过程的广元市副市长何顺洪说:“我们把最艰难的工作都交给了纪检监察干部,他没有辜负指挥部对他的期望。”
同事和医生:他不惜力不惜命
选址、平整场地、挖坑、搬运消毒粉、起遗体、再安葬,赵忠兴都亲自参与。
记者5月22日在木鱼镇威虎山安葬现场看到,由于长期劳累、营养跟不上、缺水,赵忠兴从木鱼镇中学操场上到半山腰的安葬场就已经气喘吁吁,脸色苍白,直冒虚汗,可还坚持和农民工一起背消毒粉上山。
由于当初有一部分学生遗体由家人安葬,别的遗体安葬得也比较匆忙。卫生防疫专家检查后指出:不符合防疫要求,必须尽快重新集中消毒安葬。
“这是个大事,相当于在家长们还在流血的伤口上又狠狠地拉一刀。”在安葬现场的木鱼镇卫生院代理院长唐映孝说,“可是没有办法,从科学卫生的角度必须这样做,一定要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谁也不能承受疫情爆发的后果。”
赵忠兴的任务更加急迫、繁重、危险。一定要快!这是上级的要求,也是赵忠兴的要求,可又不能粗暴,必须先征得家长们的同意。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家长们看见赵书记极度疲惫的样子,对他说:“我们相信你赵书记,但一定要让娃儿们走好。”
选址、平整场地、挖坑、搬运消毒粉、起遗体、再安葬,赵忠兴都亲自参与。“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这是对娃娃们的尊重,也是对家长的尊重。我死也得撑着。”赵忠兴说,“我不想让自己停下来,身体累到极致,心里才不会那么痛苦。”
5月22日晚11点,赵忠兴和防疫人员再次上山,山上的灯亮了一夜。5月23日晚9点,记者再次来到木鱼镇抗震救灾指挥部,李树林和几位镇干部正蹲在地上吃饭,没有赵忠兴。“我们从昨晚11点忙到现在,他晚上7点多的时候又昏过去了。”李树林说。
记者来到木鱼镇卫生院的临时医疗点,还没走进帐篷,就听见沉重的呼吸声和轰响的鼾声。走进帐篷,看见赵忠兴软软地瘫在单人铁床上,双眼紧闭,脸上渗出密密麻麻的汗珠,衣服湿了大半,手背上插着输液的针头。
“他是累倒的。”医生说,“晚上7点多,一个武警战士把他背过来。”医生赶紧给他注射、输液,输的是消炎、升血压、补充能量的药物。
卫生院代理院长唐映孝当时也在山上安葬场:“我下午的时候看他不对劲,劝他休息一会儿,他不听,说还能坚持,结果又昏倒了。”
“真是个不惜力、不惜命的人。”赵忠兴的几位同事和医生在一旁感叹道。
妻子:为他骄傲,更为他担心
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要真出了事情,我们可怎么活哟!
5月24日上午,记者在青川县城外的受灾群众安置点找到赵忠兴的妻子周萍,她带着7岁的儿子,和父母、哥哥一家在一起,正在收拾刚搬来的东西。
“我们12天没见面了,我担心得不得了,那边那么危险。”周萍说,“起初几天通讯完全中断,根本不晓得他的情况,心里很慌。”几天后,好不容易打通电话,他都在忙,匆匆挂了,周萍心里安稳了些。
谈起赵忠兴,周萍毫不掩饰对丈夫的夸赞:“他为人和善,很少和别人红脸,对我和娃儿、老人都很好,周末有空都要回去看父母;工作上认真负责、踏实、吃苦耐劳。”
记者欲言又止,周萍警觉地问:“他又怎么了,不会有事吧?”得知赵忠兴前一天晚上又昏倒后,周萍“哇”地一声哭了,“怎么又昏了嘛,身体那么好的人都昏倒好几次了。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要真出了事情,我们可怎么活哟!”坐在帐篷里的周萍的父母也默默地抹眼泪。记者赶紧安慰他们说,赵忠兴就是劳累过度昏倒,应该没有大问题。
得知中央组织部已表彰赵忠兴,周萍带着哭腔说:“那都是他该做的,组织上表彰他,我为他骄傲,但我更担心他,我别的都不要,只想他平安回来。”周萍决定一定要去木鱼镇看看丈夫。
临别时,周萍叮嘱记者千万不要把赵忠兴多次昏倒的消息告诉他母亲:“她有高血压,怕她受不了。”两位老人送到帐篷门口,周萍的父亲大声对记者说:“记者同志,你们要再见到赵忠兴,让他再忙也要给我们打个电话报平安。”
记者手记:
6月4日上午,记者通过电话连线赵忠兴,他正在北京参加中宣部组织的一个活动。从他说话的声音判断,他疲惫虚弱的身体应该正在慢慢恢复。他说,5月24日下午,妻子周萍带着煮熟的腊肉去木鱼镇看他,“也就待了十几分钟”。后面几天,他一直在木鱼镇负责发放救灾物资,搭建帐篷,还要到村里抢险。
5月28日下午,赵忠兴接到上级通知,把工作交接给其他同志。晚上,他才回到16天没回的“家”———宿舍楼震成危楼早拆了,一家人住在救灾帐篷里。
距最后一次见到赵忠兴已十几天,再次听到了他的声音,让记者想起十几天前,他在木鱼镇中学后面的山上对记者说的话。
赵忠兴说:“我也很担心妻儿老小,都是我至亲的人,我也想回去看看。可在危急关头,干部必须坚守一线,要让群众看得见我们,和他们一起共度难关。我再苦再累都不怕,一定要让他们好好活下去。”
一定要好好活下去,一定能好好活下去。祝福赵忠兴,祝福所有人平安!
(中国廉政网——中国纪检监察报)